指標只高了一點點,所以“妊娠期糖尿病”沒什麼大不了?
前不久,我院產科病房來了一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Linda。
Linda在27周孕檢時,做了葡糖糖耐量試驗,被醫生告知得了妊娠期糖尿病,很不以為然。
小貼士:葡萄糖耐量試驗
檢查前3天正常飲食,禁食8~14h后查空腹血糖。
將75g或100g葡萄糖溶於200~300mL水中,5min內服完,服葡萄糖后1、2小時抽取靜脈血,查血漿葡萄糖值。
任何一個異常,就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。
Linda的報告
標準值
空腹血糖
4.5mmol/L
1小時血糖
7.3mmol/L
2小時血糖
8.6mmol/L
空腹血糖
<5.1mmol/L
1小時血糖
<10.0mmol/L
2小時血糖
<8.5mmol/L
她覺得自己只是2h血糖“指標比標準值高了一點點”而已,怎麼就給自己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帽子呢?
於是,她完全將醫生的話拋之腦後,在美食的誘惑下,依然我行我素,也沒有監測血糖。
然而,再次產檢時,Linda體重增長了不少,但胎寶寶卻小於正常孕周胎兒。此時Linda才感到一絲恐慌,懷着忐忑不安的心住進了病房。
看着內疚不安的Linda,醫生首先安慰:“先不要慌張!寶寶目前情況還比較穩定,但之後你一定要配合我們的治療,寶寶還有生長的空間。”Linda認真地說:“我一定配合你們!”
隨後,醫生給Linda制定了一套診療計劃,比如:監測血糖、控制飲食、適當運動。Linda每天測7次血糖。
雖然每一次戳手指頭都很痛,但是怕痛的她為了寶寶,都堅持了下來。自帶吃貨屬性的Linda為了寶寶,也管住了自己的嘴,不再受美食的誘惑,經過1個星期的飲食控制和適當的運動,血糖控制良好,複查B超,寶寶長大了些,不再生長受限了!
Linda開開心心地出院了,出院后定期監測血糖,足月順產了一個健康的女寶寶,重3300g。
這是一個結局完美的故事,可見妊娠期糖尿病既可怕又不可怕。
妊娠期糖尿病篩查,是24周以後產前檢查中的一個重要項目,小小几瓶糖水便可得知結論。
妊娠期糖尿病孕期自我管理至關重要,如果血糖控制不好,不僅會增加胎兒宮內發育異常的風險,也增加患者日後發展為II型糖尿病的風險。
因此,對於妊娠期糖尿病,科學合理的做法是:要重視,但是不必過於擔心。多數情況下,通過飲食調整和適量運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。
糖媽媽們應該怎麼做呢?
1、控制飲食
孕期必須嚴格進行飲食控制,特別是要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。
圖|社工部紅漫社陳逸茜
吃飯不要吃十分飽,七分飽就差不多了,改一日三餐為一日多餐,要少食多餐。
最好能戒掉甜點和含糖飲料,適當水果(小西紅柿、黃瓜是較好的水果)。
避免糖分高的水果(如荔枝、龍眼、桂圓、柿子、甘蔗等,以及果乾、蜜餞、糕點、糖果、早餐醬甜的零食和飲料)
准媽媽們應該把每天吃的每一口食物及飲料都記錄下來,並同時紀錄體重增加情況和血糖監測結果。
2、適度運動
每日堅持合理的鍛煉,如力所能及的家務活、餐后散步等有效運動,微微出汗的感覺就是最好的。
不要讓自己不適,避免體重增加過快,這對於控制過高的血糖很有幫助哦。
3、及時就醫
已知自己有糖尿病的准媽媽,在懷孕初期就必須做嚴格的血糖控制。
而在產檢中才發覺自己患有糖尿病的准媽媽,更應當立即在醫師指導下控制血糖,避免危險的發生。
如果血糖控制不滿意,准媽媽還需住院治療。若血糖控制不佳,必要時需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。
在妊娠中晚期,不建議每周體重增加超過一斤,對於一些超重或肥胖的GDM媽媽,可能會要求每周體重增加不能超過半斤;孩子的出生體重最好能控制在6斤左右。
4、提高警惕
高齡、家族中有糖尿病史的女性最好在孕前就要檢測血糖,充分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態,懷孕後主動告知醫生這些情況。
如果條件允許,准媽媽也可以在家中自備一台血糖機,隨時監控自己的血糖狀況。此外,高血糖的准媽媽還要同時監測自己的血壓狀況。
中秋佳節,
相信大家都準備好了月餅與家人共享
小編在此溫馨提醒各位孕媽,
尤其是“糖媽媽”們:
月餅雖好,
但糖分和熱量不少,
可不要貪吃哦!
中秋節吃月餅,營養師竟首推“五仁”?!
撰文|李思晟